母亲今年82岁了,她一直自己买菜做饭洗衣服,家务的事我很少操心。亲友们经常对我说,你妈妈身体好,是她的福气,也是你的福气。我自己也这么认为。
但是,近来她日渐消瘦,还时不时伴有些咳嗽,我整天忙于工作并没有太在意,总认为她年纪大了,吃饭睡觉都还正常,瘦一点没有什么关系。咳嗽是她的老毛病,从我记事时起,她就时不时地会咳几声,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今年春节,她咳得有点厉害,姐姐从上海回来看母亲气色较差,觉得不太对劲,建议去医院查查。这样我们就陪母亲去了医院。到医院后,按照要求开始做各项检查,期间我们多次在住处与医院间往返,我才开始仔细观察母亲,发现她动作迟缓,精神萎靡,以往的精神面貌全然不见,说话的气力也小多了,看来母亲真的病了。我觉得自己真的很粗心,内心产生了很深的自责!母亲见我自责,就安慰我说,她自己也没有发觉身体出了问题,应该早点告诉我才对,说不是我的责任。
在此期间,我们又得知了一些不好的消息,与她经常在一起打牌的两位老姊妹,一位因胃癌在做化疗,现在头发已经全部掉光了,另一位则在春节后因病去世了,母亲得知这些消息后,精神也倍受打击。就在这种负面情绪笼罩下,母亲的CT检查的结果出来了:“两肺多发实性结节,左肺大量积液伴膨胀不全,⋯⋯”。主任医生看着检查报告单,皱着眉说,“不乐观,体内有这么多胸水?需要立即住院治疗。”母亲得知要住医院,加上受前几天负面消息的影响,开始产生悲观情绪,说这次进医院可能就出不来了,我们则一再宽慰她。
住院后,医生给母亲做了引流术,又做了液基细胞学检查。住院期间医院管理非常严格,要求只能有一位家属陪护,其余人员一律不许进病房。这样就决定由姐姐住在医院陪护,我只能每天赶到医院,送些吃用的东西。每次会在病房的楼下,让妈妈出来见一会儿,说说病情,母亲告诉我,她同病房的病人几乎都是癌症。就这样过了一个星期,医生告诉了我们液基细胞学检查的结果。检查报告诊断为“胸水见少量恶性肿瘤细胞,⋯⋯”。病情确实不乐观!
关于治疗方案,呼吸科的两位主任医师意见不一:一位认为需要化疗,另一位主任认为患者高龄,不主张化疗,建议靶向治疗。经征求我们家属意见后,确定对妈妈进行靶向及辅助手段治疗。根据医生介绍,在进行靶向治疗前,需要进行基因配对,因此母亲又做了基因检测。又过了一个星期,我们拿到了基因匹配的结果,结论为可以进行靶向药物治疗。这样,母亲就出院了。
母亲回家后,就开始了靶向治疗。虽然靶向药很简单,就是每天吃一粒药,跟每天吃一颗维生素片差不多。但由于母亲还有其他多种病症,每天要吃不少的药。回家后所有的家务我们都不让妈妈做了,我们给妈妈找了一位护工保姆,每天定点做饭做菜与打扫卫生,每天的菜由我与姐姐负责购买。由于家里的生活比在医院舒适得多,加上饮食睡眠都很规律,我明显感觉到母亲的精神状态好了不少,我们的心情渐渐好了起来。
母亲病后,我决定多陪陪母亲。她喜欢在小区里散步,我就经常陪她。小区的绿化非常好,有很多树木、草地和小溪。有高大的樟树与荷花木兰,有樱花树、桂花树、枇杷树和红枫树,加上散落各处的杜鹃花,赤橙黄绿,甚是好看。天气好的时候,小孩子们会在我们楼前的小广场中玩耍,大人们则会在露天的椅子上晒天阳,还会有些居民在打羽毛球与网球,一派祥和景象。小区里散步的人很多,大多是老人。其中不少妈妈都认识,妈妈边走边和他们打招呼。她告诉我,这个老太太是省公安厅的离休干部,那个坐轮椅的老人已经有100岁了,我看到母亲的心情都不错,心里感觉些许欣慰。进入四月,天气越来越暖了,散步的人渐渐脱下厚重的冬衣,他们的步伐轻快多了。小区里的空气也很清新,我们能听到树上的小鸟声以及身边小桥流水处蛙的鸣叫声。春天的微风迎面吹来,阳光暖暖地洒在妈妈和我的身上,我就这样陪着妈妈走着聊着,听她述说过去的岁月。
母亲从小在常州武进长大,家境贫穷。1956年,南京的工厂要招工,母亲的哥哥在南京汽车制造厂工作,就把母亲从常州带到了南京,进了南汽,从此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南汽诞生于战火纷飞的1947年,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特种纵队修理厂,早期工厂的设备条件非常差,当时称为“一担挑”工厂。母亲进厂的时候,南汽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她先在技工学校学习,之后就被分配到厂里做车工。当时的条件虽然非常艰苦,但南汽人发扬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精神,用极其简陋的设备,竟然制造出了中国第一辆轻型载货汽车,命名为“跃进”牌(题图,来源:网络)。它是继“解放”牌汽车之后,新中国第二个汽车自主品牌。1964年1月8日,朱德同志来南汽视察并应邀题写厂牌,这个厂牌一直悬挂在南汽的总厂门口,它对我们南汽子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这是我们南汽人的骄傲。我还清楚的记得,1987年,我去北京出差住在南汽同学推荐的宾馆,宾馆内的电话是中汽总公司的内线电话。只要提起电话,总机接线员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里是中汽总公司,您是要一汽、二汽,还是南汽?”可见,当时的中国汽车业,南汽是与“一汽”、“二汽”比肩的工厂。南汽当年在南京市身份非常显赫,与“熊猫”、“金陵石化”、“9424”一起并称南京市的“四大名旦”。
我的父亲也在南汽工作,和母亲结婚后,他们就居住在厂里分配的集体宿舍。我姐姐与我出生后,一家四口都挤住在集体宿舍里。宿舍楼有三层,我们家就住在第三层。当时楼里共住了几十户人家,都是南汽职工。基本上每家都只有一间房,煤炉都放在门口,做饭做菜都在走廊里,水池与厕所则在每层的公共区域,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抗美援越期间,中国对越南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最大支持。跃进汽车作为援越重要物资也开进了越南,有力支持了越南人民的抗美战争。我的父亲就是南汽派往越南的援越工作人员。母亲说,父亲在越南工作条件非常艰苦,有时甚至是在冒着生命危险的情形下干活。记得小时候,家里有各式各样的飞机,全都是金属制作的,份量很重,应该是用来作军事作战模拟用的,完全不同于现在的玩具飞机。家里还有许多越南人的照片以及父亲与他们的合影,我还看到过家里有一块金色的奖章,应该是政府发的,这些东西都很有纪念意义,但现在都不见了,很可惜!2010年,我曾与朋友一起去越南旅游。在胡志明市,我们参观了越南战争遗迹博物馆,在博物馆空地上,摆放了越战中使用过的许多重型武器,如坦克、大炮与战斗机等等。展馆内则主要以图片形式展出越战期间美军犯下的罪行。我特别留心看看有没有关于中国支援越南抗击美国侵略的展览介绍。但令人遗憾的是,看完后发现,基本上没有,当时真觉得有点寒心。据公开的资料,中国为了保障越南抗美战争的运输,从1965年到1970年,中国工程兵部队完成了新建铁路117公里、改建铁路362公里、抢建铁路战备工程98公里,新建铁路桥梁30座、隧道14条、新建扩建铁路站段20个的任务,将河内到友谊关的铁路运输能力从146万吨提高到了280万吨。在公路方面,中国工程兵部队修建了公路1206公里,桥梁305座,涵洞4441座。另外还为越南修建了大量的永久性和半永久性工事。修好路后,在越南缺乏汽车的情况下,中国还派出大量的汽车部队源源不断地向越南运输物资,我的父亲就是其中的一员。在中国国内石油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中国还抽调上万人的工程部队,到中越边境铺设输油管线,为越南输送石油。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也并不好,国内物资匮乏,但是中国仍然勒紧裤腰带援助越南,源源不断的大米、白面、牛肉罐头等物资被输送到越南。仅援助的军装,就超过1000万件⋯⋯这段历史距离现在并不久远,越南人可能已经忘了,但我们中国人不能忘记!
母亲作为一名普通工人一直在南汽工作到退休,她说当好一名工人也很不容易,要把各种零件做好,符合加工的要求,需要多琢磨,多实践。她进厂后,一开始工作上也很要强,跟男同事干一样重的活,直到后来有了流水线才好些。那时候厂里讲政治,不仅白天要干活,晚上还要组织学习,根本没有时间带孩子,所以就把我送到常州老家让外婆带了一段时间。一次母亲到常州看我,临走时看到我一直闹着要跟她回来,母亲看着不忍心,就又把我带回了南京,母亲总说我当时说的是一口标准的常州方言。
母亲回忆过去时,说的最多的还是父亲。她总是埋怨父亲,说他太傻,遇事总为别人考虑,从来不为自己考虑,弄得家里人都跟着受苦。当年厂里原本安排去越南工作的并不是父亲,但那人坚决不服从组织安排,说宁愿回老家种地,也不愿意去。父亲知道后便自告奋勇,主动要求去越南,全然不考虑自己的妻子也是厂里的职工,也要全天上班,家里还有两个孩子!由于条件太艰苦,从越南回来后,父亲就病了。母亲说父亲工作太认真,把心思全部放在工作上,自己身体不好也不知道要好好休息,家里的事从来也不问,任何事情都替别人着想,对别人家的任何困难他只要知道,都会尽全力去帮助。曾经有个同事的家庭闹矛盾,主要是婆媳关系不好,天天吵架,为了调解他们家的矛盾,父亲竟提出将同事的母亲接到我们家来生活,由我们家来赡养。总之,母亲说父亲是天下最傻的人,为了别人最后把自己累倒了,也没得到什么回报,还是自己吃苦受罪。
父亲是个好人,这个我从小就知道。父亲去世后,我曾遇到过不少他以前的朋友与同事,他们都对我感叹道:“你父亲是个好人!”马德的散文《遇上对的人》里说:“好人的优点是慈悲,缺点是太慈悲。这么说不是希望好人变坏,而是希望别对谁都那么好。好人的丰碑,在另一个好人那里。一人说:嗯,他是个好人。另一个人说,唉,他是个好人。全部的肯定和表扬就在这两个字里。为什么还要“唉”一声呢?沉重就在这里——好人拿出的不少,有时候,承受的却要更多”。我觉得这就是说的我爸爸。
母亲生于1940年代,历经了旧中国、新中国成立、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文革和改革开放,真正亲眼见证了中国从贫穷落后到发展壮大。父亲去世后,母亲就带着我和姐姐一起生活,虽然吃过很多的苦,但她一直说,她见过了太多不幸的人,当年的自然灾害,老家的状况真是惨不忍睹,相比之下她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
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女人,她的一生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和天下许许多多的母亲一样,她把毕生的精力与时间都奉献给她的孩子,我们虽然并不成器,但她仍然认为我们是她的骄傲。反观自身,我整天忙于自己的事情,其实对母亲关心得很少,这次如果不是姐姐提出去医院检查,可能还会拖下去,后果真的不堪设想!我觉得自己真的很愧对母亲。邻居朋友知道我经常陪母亲散步聊天后,都说我孝顺。这让我想起了诗里的一句话,“妈妈给孩子再多总感到还有很多亏欠,孩子给妈妈很少都说孝心一片”!
“子欲养而亲不待”。我想对妈妈说,您一定要挺过这次难关,给您的儿女更多一点时间,陪您散散步,聊聊过去的岁月!
2022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