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立意高远、守正创新、内涵丰富、催人奋进,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作为长期关注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及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的党员律师,我对报告中有关国家安全方面的内容尤为重视。现将学习心得小结如下,与大家分享:
一、把握重点,深入理解,提高政治判断力
2022年10月16日,我和部分博事达所党员共同参加党支部组织的二十大开幕式集中收看活动,初步聆听、感受报告,对总书记关于“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的号召印象深刻。10月23日,二十大闭幕后,我又全面学习了新华社授权公布的报告中英文版及二十届一中全会的有关文件。我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10月30日,我先后学习了本所党支部书记周连勇同志发表的《阔步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谱新篇》和管委会主任姚彬同志发表的《永远成为“仰望星空”人群中的一分子》等学习心得文章,静下心来,结合自己的业务领域重点学习。总的感到:二十大报告对“风高浪急惊涛骇浪”的警示程度,要远远高于十九大报告中的相关表述。
在学习中,我注意把握重点,锁定安全、国家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风险、稳定等关键词,对值得关注的新理念、新提法,也多加思考:报告警示全党“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字面上虽没有“安全”,但正体现出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的总体国家安全理念。再如,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强调要“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这就有机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有关“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安全理念。关注一些关键词,并非死抠字眼,仅仅拘泥于文字表层个别的“点”,而是体会理论中层的“面”,以及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与新时代实践深层结合的“体”。在学习中,注意比较研究。一是纵向比较:与十九大报告作比较、与总书记历次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讲话、谈话、指示和论述进行比较。二是横向比较:与《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正案)》比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及系列国家安全重要专项立法比较,与二十届一中全会公报比较,把握其中的基本特性和有机关联。注意联系实际。在国家安全的法律实务方面,本所也有一些可圈可点的普法宣传案例以及相当丰富的民刑司法案例,这些都是身边可资研究、辅助学习的现实材料。
二、把脉问题,深刻领会,提高政治领悟力
To Be Or Not To Be? 东航坠机、韩国踩踏、印度塌桥、安阳大火⋯⋯国内外一系列突如其来接踵而至的“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带给我们怎样的教训与反思?如何在当前大环境下做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二十大报告对于国家安全的总体论述,表现出一个百年大党独有的清醒与坚定,至少有“高、专、深”三个特点。所谓“高”,即高频出现:在三万三千字左右的报告全文中,“安全”一词出现了九十一次,较之于五年前的十九大报告增加了三十六次,其频度甚至高于“法治”一词(五十次),这还不包括与安全密切关联的“危险”、“风险”、“保险”、“险滩”、“稳定”等关键词。所谓“专”,即专章论述,报告第十一部分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题,论述了国家安全工作:具体细分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等工作。“安全”一词在本部分密集出现五十四次,占全部报告词频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另外,在报告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有专段回顾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贯彻落实情况。所谓“深”,即深度融合:十八大以来,我党对国家安全的认识,早已突破“反奸防特抓间谍”狭隘框框,二0一五版《国家安全法》明文规定任何危及国家利益、人民福祉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危险状态”及其“防范能力”都应归于国家安全范畴,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个基本方略之一,二十大报告更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并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要“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除专章论述外,还将“安全”深度融入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党建、生态等各个方面工作要求之中。
报告明确了“五个统筹”,即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统筹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报告新提出的第五个统筹——“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塑造”一词意味着在国家安全领域不能被动防守、求稳守成,而要实现国家安全的战略转型,做到“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报告号召“全党必须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对此,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在国家安全领域,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做好国家安全各方面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报告强调要增强维护国家安全“六种能力”:即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海外安全保障能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防灾减灾救灾等处置保障能力、市域社会治理能力。报告总结归纳了国家安全的“七大体系”:即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重点领域(经济、基础设施、金融、网络、数据、生物、资源、核、太空、海洋等)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
报告在对国家安全工作予以宏观擘画的同时,还提出了若干打基础、固根本、利长远的战略举措:例如“三反”: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例如“三化”: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例如“三共两责一有”:提出要“共建共治共享”,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等,这些都极大丰富和充实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宝库,为观察、分析、解决当前国家安全领域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战略指导和有效方案,必须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
三、把准方向,深耕专业,提高政治执行力
在安全法律产品的规划方面:展望未来,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则安全法律产品尤其是“高质量主动型安全法律产品”的规划研发设计更加迫在眉睫。
在安全法律人才的培养方面:二十大报告重申“人才是第一资源”,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为实现二0三五年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全面加强的总体目标,在安全法律人才的培养上必须要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没有人才,国家安全的口号喊得再响蓝图绘制得再美,也不免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在安全法律服务业领域,同样要一体化推动推动产品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在律师自身的安全执业方面:要居安思危,强化两浪意识,认真学习贯彻南京市律协《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律师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及博事达所新近出台的《风险管理规定(试行)》,在执业过程中依法维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健康安全,面对形形色色突发和潜在的各类风险,既要保持“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清醒和坚定,又要发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斗争精神和战略主动,把个人安全和国家安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律师在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上的服务职能。
二十大后再起帆,
党的旗帜领航船。
两个确立掌好舵,
乘风破浪稳如磐!